

近期AI技術話題延燒,網路上瘋傳以生成式AI製作的「吉卜力風格圖像」,許多網友將名人或自家照片轉換為日系動畫風格,引發一波視覺熱潮。然而這波風潮也引來部分創作者的擔憂與質疑,日本人氣樂團King Gnu主唱常田大希即在社群平台公開表態,坦言這些AI生成的圖像令他感到不適。

(圖/截自常田大希 官方X)
常田大希於6日晚間在X(前Twitter)發文指出,自己從小深受吉卜力動畫影響,那些角色與畫風對他而言具有特殊意義,「我對這些創作有某種神聖的敬意」。他回憶,以往影迷出於熱愛親手仿畫、創作吉卜力風作品時,他總能感受到創作者的用心與靈魂。然而,當看到大量以AI技術生成的圖像時,他直言「感到很不舒服」,並自我反問:「難道只有像我這樣卡在時代縫隙中的人,才會對這些感到怪異嗎?」
貼文引發廣大共鳴,不少網友留言支持:「我也有相同感覺」、「人類創作才有靈魂」、「機器再怎麼擬真,感情還是有差異」,對創作與情感價值的討論迅速延燒社群。
除了音樂圈,動畫圈也對此現象有所回應。根據《法新社》報導,吉卜力動畫大師宮崎駿之子、導演宮崎吾朗也在近日受訪時談及AI風潮。他坦言AI作品的崛起幾乎是無可避免,「未來兩年內出現完全由AI製作的電影,也不令人意外」,但同時他也質疑觀眾是否真的願意接受一部「無人心靈參與」的作品。
隨著AI創作技術的演進,創作倫理與藝術價值之間的界線愈加模糊。對許多像常田大希一樣深受手作時代啟發的藝術家來說,這場變革或許既是技術革新,也是一場情感上的衝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