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台北市一名11歲許姓男童近日連續發燒多日,並伴隨咳嗽、胸悶與明顯倦怠感,家長察覺異常後緊急送醫,經台北慈濟醫院診斷,確診為黴漿菌肺炎。醫師提醒,這類肺炎症狀初期與一般感冒、流感相似,若延誤治療,恐引發腦炎等嚴重併發症,家長切勿掉以輕心。
許童發病初期雖有發燒與咳嗽,但仍可正常上學。直到第4天,開始出現胸悶、精神不濟與食慾下降,才由家長陪同前往急診。院方透過抽血檢查與胸部X光發現其右下肺葉已有明顯感染,發炎指數偏高,進一步確認為黴漿菌感染所致。
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吳秉昇表示,黴漿菌肺炎是台灣常見的社區性肺炎,好發於5歲以上兒童及青少年,傳染方式主要為飛沫,潛伏期長達2至3週。由於初期病徵多為喉嚨痛、輕微咳嗽與發燒,被稱為「會走路的肺炎」,患者常常可正常活動,容易被誤認為是普通感冒。

「這種肺炎不只影響呼吸系統,若未及時治療,還可能導致免疫異常反應,像是皮膚紅疹、眼結膜潰瘍,嚴重時甚至可能波及中樞神經系統,引發腦炎,危及生命。」吳醫師指出,目前黴漿菌肺炎尚無疫苗可預防,且與新冠肺炎、流感症狀相似,診斷需靠核酸檢測、抗體分析及影像學檢查輔助。
近年新冠疫情趨緩,民眾對呼吸道疾病的警覺心也相對下降,吳醫師提醒,進入春夏交界,正值黴漿菌流行季節,家中如有孩童出現長時間高燒、咳嗽不止、精神萎靡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,避免病情惡化。
此外,基本的防疫措施如戴口罩、勤洗手,依然是預防此類傳染病的有效方式。吳醫師呼籲家長多留意孩子的健康狀況,勿將類流感症狀視為小病,才能真正守護孩子的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