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名國中女生因「不玩抖音」與同儕話題不同,竟遭班上同學排擠、言語羞辱,甚至遭受人身與財物霸凌。其母親在社群平台分享事件始末,引發網友高度關注與憤慨。
該名母親在Dcard以「女兒不玩抖音被霸凌」為題發文表示,女兒自國一以來未使用TikTok,與班上主流風氣格格不入,遭多位同學嘲笑為「土」、「住山洞」、「不合群」。即便女兒曾試圖融入,在同學拍攝短影音時主動協助,但因不願出鏡跳舞,反成為眾矢之的。

她指出,女兒曾短暫下載TikTok想了解內容,但發現與自己興趣不符後便刪除。沒想到這樣的選擇卻引來更劇烈的排擠,除了課堂分組遭孤立、課本被藏導致挨罰,甚至在課間遭踢桌與辱罵,更被同學在社群平台拉群組集體謾罵。
更令人痛心的是,女兒在鼓起勇氣向班導反映後,班導僅以「抖音可適度放鬆」草率帶過,未正面處理霸凌情況,反使施暴學生得寸進尺。之後甚至出現將早餐與水倒進書包的惡意報復,嚴重侵犯身心與財物安全。
直至轉學前夕,母親出面要求學校正視問題,班導才通知部分加害學生家長。儘管部分家長在看到社群群組對話截圖後願意道歉,但也有家長起初否認責任,甚至質疑女學生「編故事」,態度引發更多網友不滿。
面對這段經歷,母親自責未能及早察覺女兒異狀,「她說不敢講,是因為怕我不相信,也怕我擔心。她也覺得自己因為不玩抖音被霸凌很荒謬」。如今雖已順利轉學,但母親仍難掩心痛與無力感,並呼籲社會重視校園霸凌的多樣形式。
貼文曝光後,引發大量迴響,不少網友留言表示「希望她在新學校能遇到真正的朋友」、「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那麼沒有包容力」、「不玩抖音就被當異類,實在太荒謬了」。也有網友指出,這樣的風氣與教育現場、家庭教養脫不了關係,應由學校及家長共同正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