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台北市公館圓環長年為交通事故頻繁發生地點,根據交通部統計,自2018年起已連續7年成為全市肇事熱點第一名。市長蔣萬安今(25)日正式宣布,經市府與相關單位研議後,決定拆除圓環,改為正交路口,以提升行車與行人安全。

圓環設計易釀事故 影響行人與車流
公館圓環位於基隆路與羅斯福路交叉口,周邊商圈繁忙,鄰近台灣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,更是台北通往新北市新店、永和的重要樞紐。蔣萬安指出,該圓環設計讓汽機車行駛時容易發生事故,對行人而言也是高風險斷點,加上長年交通事故頻傳,因此拆除勢在必行。
地下道將填平 改為平面公車專用道
市府團隊與交通局、水利處等單位討論後,認為改為正交路口才能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,因此確定拆除圓環。但原規劃希望保留的公車專用地下道,因通風井、抽水設施無法移除,且下方有大型自來水管線,最終決定填平地下道,並改為地面公車專用道,以確保整體交通順暢。
蔣萬安:施工規畫需完善 盡量降低影響
蔣萬安強調,此項工程比拆除和平新生天橋更具挑戰,因為羅斯福路與基隆路皆為通勤時段車流量極大的主要幹道,因此他已要求交通局、工務局妥善規畫施工時程與流程,務必降低對市民及用路人的影響,確保拆除工程順利推動。
市府已編列預算 即將動工
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,公館圓環改善計畫早已多次研議,但因施工影響甚鉅,過去始終未能推動。然而,市府此次已依程序編列預算,確保工程順利進行,後續將著手進行拆除與改建作業,讓公館圓環的交通問題能夠徹底解決。